八正道─心道法語
學佛,首重「正確的見解」,
只有先將思想、見解調整正確, 確定所走道路無誤, 思惟、語言才會正確, 舉止才不會出錯,
才會與他人結好因果、善業, 得好命, 這一生努力的方向才不會走錯。
所以我們要力行八正道,
只要一直這樣走下去, 維持自己每個念頭都是好的, 自然心與生活就會安定, 不再徬徨出錯,
令想法正確, 具足因果與空性的智慧。
這就是佛告訴我們的八正道: 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
是眾生學佛的途徑、努力的方向, 也是眾生學習如何將思惟、見解調整正確的良方。
一、慧學─ 正見、正思惟
正見: 就是正確的見解、有因果的見解、 般若性空的見解。
正思惟: 就是思惟善業, 就是一切的想法都不會偏離正見。
二、戒學─ 正語、正業、正命
正語: 就是我們講的話, 不會造成別人的煩惱跟障礙。
正業: 就是做讓大家歡喜的事、 讓大家產生功德的事, 能夠利益眾生的事。
正命: 就是活在善業裡面, 傷害的事情不要去做, 讓這個身體是健康的一個生命。
三、定學─ 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
正精進: 就是以善業、菩提心為精進, 要努力的去做, 不要猶豫、不要左顧右盼。
正念: 就是念頭對了,我們自然會安定, 以菩提心去安定我們的念頭。
正定: 就是用禪守護這個菩提心, 行慈悲喜捨、利他的工作, 來讓自己安定。
四、生命的目標是什麼? ─心道法師
1.禪修、開悟─
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習氣要去調服,調服的方法是什麼?就是用禪修、用開悟,用開悟去轉換這些習氣跟無明,沒有禪修,哪一個人會開悟?從古到今好像沒看過!
禪修就是開悟的基本的功夫,我們常常就是因為習氣、戲論,威儀就沒有了。如果我們常常禪修,就不會戲論,就會安住在禪的清淨上。我們會戲論就是因為攝心的工作作不好,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常常透過禪修來攝心,威儀就能夠慢慢做好。其實威儀那麼細,是很難做的完整,可是如果有禪修,儘管不知道很多細行,一樣會做的很好。
2.生命的目標、八正道─
常常我們不知道怎麼生活?我們的生命是什麼?即使知道佛法是什麼,沒有去實踐,那仍然只是一個想法。
當我們用生命實踐佛法,就不會漫無目標。因為沒有正見,所以就沒有正業、正命、沒有努力發奮的精進力。
正見對了,就會有精進力,所以就會正念、正定。
什麼叫「正見」? 道心叫正見,有一個好的道心,一個不退轉的道心,一個成就的心。
有了正見就要思惟,「正思惟」,想這個正見,思維這個正見,講這個正見,相應正見。
活在這個正見的生活裡叫做「正命」。這樣努力的往前衝、往前走,不懈怠,就是「正精進」。
所以我們有了精進、有了方向、有了精進力,那念頭就會對,念頭只要對了,自然產生禪定,就是「正念」與「正定」。
把八正道的思惟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東西,那就是我們的生活,這個生活就是天天都在禪定裡面、正定裡面。
3.精進用功、珍惜生命─
我們為什麼會懈怠?生活裡面懈怠就是浪費生命。
我們的生命如少水魚,我們的生命如救頭然, 就是頭燃火了,就像火快要燒到我們的腦袋瓜,生命就要燒掉啦!
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所以要精進用功、珍惜生命,隨時都在用功,隨時都在覺察。
什麼是正見?什麼時候不生正見?迷惑的時候就是沒有正見。當你不迷惑的時候,這個就是正見。
什麼時候迷惑?迷惑什麼?就是迷惑有跟沒有、對跟錯、好跟壞、是跟非、生跟死、悲傷跟快樂。
我們的迷惑都在事相裡面、親情裡面,怨憎會苦、愛別離苦都是在事相裡面。
就是因為知覺錯亂了,就不在真心上,所以就會輪迴。
4.離開輪迴─
「鬼牽一直走,人牽就不走」(台語),這叫作輪迴。都是著相生心、隨境而轉。
那要怎麼離開輪迴呢?就要找到我們的真心,怎麼找到真心呢?要常觀「如夢幻泡影、如露亦如電」。
每一個眾生,本來都是佛,有如來的德相,只因為妄念、執著,不可以得見。
所以我們修行就在生活中,先從攝心開始做,從攝心裡面就可以明白,從明白裡面就可以開悟,處在散亂是覺察不到的。
好好覺察我們的本有,本來俱足,這個身體老病死就沒有了。
我們時時刻刻要去參悟、時時刻刻要去抓緊,讓心念不要浪費在這些有跟沒有的上面,那就會有很好的明覺。
我們在生命中如果不攀緣,就不輪迴;若喜歡攀緣,就是要輪迴。
什麼叫不攀緣呢?叫無所住而生其心,回到真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前天整理書籤,翻到八正道的彩色小卡。
放著占空間想結緣出去,但又覺得師父法教珍貴,留也不是,不留也不是。
乾脆掃描出來整理跟大家分享,自己可以留著,也可以給更多人看到。
原文網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