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humb_700_700_20191008032118891.jpg

圖: 張大千 臨摹

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。但除其病而不除法。為斷病本而教導之。

何謂病本。謂有攀緣。從有攀緣則為病本。何所攀緣謂之三界

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。若無所得則無攀緣。何謂無所得。謂離二見。何謂二見。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。

文殊師利。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。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。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。

部分段落註解:

但除其病,而不除法。妄想為病,但應除其妄想,而不除法。因為法者性空,不可除也。
性空緣起,則性空不可得。緣起性空,則緣起不可得。法不可得,云何可除?

何所攀緣?謂之三界。愚者不知三界如空花,虛妄執為實有,而妄起攀緣之心。

 

譬如勝怨乃可為勇。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。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。如我此病非真非有。眾生病亦非真非有。
作是觀時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。即應捨離。所以者何。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。
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。若能離此無有疲厭。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若勝怨敵,方為大勇也。怨敵者何?五陰四大,皆如怨敵。

作是觀時,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,即應捨離。
愛著心而生大悲,名愛見大悲;以住著心起於大悲,名愛見大悲;以取相心起於大悲,名愛見大悲;
不平等心起於大悲,名愛見大悲;以分別心起於大悲,名愛見大悲;愛者思煩惱,見者見煩惱,於見思煩惱起於大悲,名愛見大悲。
若於眾生起於愛見大悲,即應捨離。

所以者何?菩薩斷除客塵煩惱,而起大悲。客塵煩惱者,緣生無性,虛妄幻有,故菩薩斷除之而起大悲。
若能心無所住,不取於相、淨心平等、不生分別、不起見思煩惱,則除客塵煩惱矣。

 

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。如佛所說。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。若自無縛。能解彼縛斯有是處。是故菩薩不應起縛。

何謂縛何謂解。貪著禪味是菩薩縛。以方便生是菩薩解。又無方便慧縛。有方便慧解。無慧方便縛。有慧方便解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貪著禪味者,如凡夫外道貪著界內禪定,小乘人取證滅盡定,皆是貪著禪味。
若以下句觀之,則知維摩詰旨在呵小乘取證涅槃也。故接著說以方便生,是菩薩解。
菩薩本證無生,然以起大悲度眾生之方便,再入三界受生,此為方便生也。

又無方便慧縛,有方便慧解。方便者,起化道度眾生也。慧者證無生慧也。
若證入無生慧,急取涅槃,如聲聞乘人,不起化道度眾生,無慈悲心,此是無方便慧,是謂之縛。
自證無生,以大悲方便,還生三界度眾生,是謂之解也

無慧方便縛,有慧方便解。自未證無生慧,自未斷煩惱,妄欲留三界度眾生,此即愛見大悲,是為縛也。
有無生慧已斷煩惱,此時起大悲度眾生,即非愛見大悲,是謂之解也。

 

何謂無方便慧縛。謂菩薩以愛見心。莊嚴佛土成就眾生。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。是名無方便慧縛。
何謂有方便慧解。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。於空無相無作法中。以自調伏而不疲厭。是名有方便慧解。

何謂無慧方便縛。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。而植眾德本。是名無慧方便縛。
何謂有慧方便解。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。而植眾德本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名有慧方便解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何謂無方便慧縛?謂菩薩以愛見心,莊嚴佛土,成就眾生,於空無相無作法中,而自調伏,是名無方便慧縛。

諸法實相,隨緣而無性,有即是空。實相諸法,無性而隨緣,空即是有。菩薩如實知之,行空不證,入有不著,是為大方便。
若無此方便,行空即證是為二乘,入有即著是為凡夫,皆是無方便也。
二乘人遇空急證,不敢入有度眾生,既取涅槃空,復著生死有,雖證無漏慧,但無勝方便,故稱無方便慧。

若菩薩以愛見心取空著有莊嚴佛土,莊嚴佛土者,修於佛道也。乃至以此愛見心成就眾生。
這種人以愛見心於空無相無作三三昧中而自調伏,便生執著,故名無方便慧縛。聲聞人亦證三三昧,但於中取著。

何謂有方便慧解?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,於空無相無作法中,以自調伏,而不疲厭,是名有方便慧解。

若菩薩不以愛見心分別執著,修於佛道度化眾生,於三三昧中,以平等心而解脫,度化眾生而不疲厭,是名有方便慧解。

 

文殊師利。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。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。是名為慧。雖身有疾常在生死。饒益一切而不厭倦。是名方便。
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。是病是身非新非故。是名為慧。設身有疾而不永滅。是名方便。
文殊師利。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。亦復不住不調伏心。所以者何。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。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又復觀身因緣幻現,假而不實,故是無常苦空無我,無常苦空無我即是病。所以身不離病,病不離身。
然而此病此身,皆緣起幻現,無有實體。既無實體,故無始無生,無終無滅。無生則非新,無滅則非故,是名為慧也。

設身有疾,而不捨度眾生,不取涅槃永滅,是名方便也。

 

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。離此二法(凡夫法、聲聞法)是菩薩行。在於生死不為污行。住於涅槃不永滅度。是菩薩行。
非凡夫行非賢聖行。是菩薩行。非垢行非淨行。是菩薩行。雖過魔行。而現降眾魔。是菩薩行。求一切智無非時求。是菩薩行。
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。是菩薩行。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。是菩薩行。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。是菩薩行。
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。是菩薩行。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。是菩薩行。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。是菩薩行。雖行無相而度眾生。是菩薩行。
雖行無作而現受身。是菩薩行。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。是菩薩行。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。是菩薩行。
雖行六通而不盡漏。是菩薩行。雖
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。是菩薩行。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。是菩薩行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在於生死不為污行,住於涅槃不永滅度,是菩薩行。入生死而不為生死所染,證涅槃而不住於空寂,是菩薩行也。

非凡夫行,非聖人行,是菩薩行。凡夫行則住生死,聖人行則住涅槃。不住生死,不住涅槃,是菩薩行也。

非垢行,非淨行,是菩薩行。菩薩已證實相,於實相中一切法無分別,無垢無淨,是菩薩行也。

雖過魔行,而現降眾魔,是菩薩行。菩薩已過魔境,其行不感魔擾。為度眾生故,示現有魔而降伏之。

求一切智,無非時求,是菩薩行。一切智者佛智也,二乘人求佛智,於中途取證,是非時求,菩薩行志求無上菩提,無中途非時之求。

雖觀諸法不生,而不入正位,是菩薩行。不入正位者,為度眾生不永取滅度也。雖入無生法忍,而不永取滅度,是菩薩行。

雖觀十二緣起,而入諸邪見,是菩薩行。觀十二緣起,破除一切邪見。菩薩雖觀十二緣起破除一切邪見,然起大悲心,入諸邪見度眾生也。

雖攝一切眾生,而不愛著,是菩薩行。雖以四攝法攝一切眾生向道,然於諸眾生無愛著心,是菩薩行也。

雖樂遠離,而不以身心盡,是菩薩行。雖樂遠離生死,然不如聲聞乘人灰身滅智,永入無為也。

雖行三界,而不壞法性,是菩薩行。雖示現生於三界度眾生,但不失無生法性,是菩薩行也。此所謂隨緣不失性也。

雖行於空,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。雖已證入空三昧,而植眾德本度眾生也。

雖行無相,而度眾生,是菩薩行。雖已證入無相三昧,而度眾生。換句話說,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而無眾生相也。

雖行無作,而現受身,是菩薩行。雖已證無作三昧,而現受三界身,是菩薩行。以上是言菩薩雖證三三昧,但仍不捨眾生而廣行化度。

雖行六波羅蜜,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,是菩薩行。行六波羅蜜者,三輪體空也。雖行三輪體空,而以權智知一切眾生心心所法。

雖行六通,而不盡漏,是菩薩行。六通中有漏盡通,漏盡通不生三界,取滅盡定。行菩薩行者,不盡於漏,不取滅盡,還生三界也。

雖行四無量心,而不貪著生於梵世,是菩薩行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又名四梵行。梵世者,色界天與無色界天也。
經云,修慈極遠生遍淨(遍淨天係四禪)修悲極遠生空處,修喜極遠生識處,修捨極遠生無所有。
若依毘曇則謂,喜無量心在初二禪,餘三無量心,均在四禪。菩薩雖行四無量心,而不貪著生於梵世。

雖行禪定解脫三昧,而不隨禪生,是菩薩行。羅什大師云,禪者四禪也,定者四空定也,解脫者八解脫也,三昧者空無相無作也。
菩薩雖行禪定,而不生於上二界。雖行八解脫,而不生於三界外。雖行空無相無作,而不捨度眾生。

 

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。是菩薩行。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。是菩薩行。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。是菩薩行。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。是菩薩行。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。是菩薩行。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。是菩薩行。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。是菩薩行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雖行四念處,而不永離身受心法,是菩薩行。聲聞人於四念處,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,於是求離三界。菩薩不爾,雖觀四念處,然為度眾生故,不永離身受心法。

雖行四正勤,而不捨身心精進,是菩薩行。聲聞乘為取涅槃,而行四正勤,一旦成就,便捨四正勤入於無為。菩薩不爾,為度眾生故,不捨身心精進。

雖行四如意足,而得自在神通,是菩薩行。菩薩已得自在神通,為示修三十七道品,仍修行四如意足。此言菩薩雖已證深,為度眾生故,仍示現行淺也。

雖行五根,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,是菩薩行。五根者,信進念定慧也。菩薩雖已具五根,然不捨度眾生,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。

雖行五力,而樂求佛十力,是菩薩行。菩薩雖示現行聲聞乘法,而實在志求無上佛乘。

雖行七覺分,而分別佛之智慧,是菩薩行。雖示同聲聞,修於七覺分,而實不同聲聞,其志在於無上佛慧。

雖行八聖道,而樂行無量佛道,是菩薩行。雖示同聲聞,修八聖道,然與聲聞不同。聲聞人修八聖道,證有餘涅槃,而菩薩修八聖道,則證無上菩提。

 

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。是菩薩行。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。是菩薩行。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。是菩薩行。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。是菩薩行。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。是菩薩行。雖得佛道轉于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。是菩薩行。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。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

 

部分段落註解:

雖行止觀助道之法,而不畢竟墮於寂滅,是菩薩行。止者止於寂,觀者觀諸法如幻。若觀諸法如幻,乃能止於寂也。
止是其體,觀是其用,由體方能起用,故止於寂方能觀法如幻也。菩薩雖證法性寂滅,雖觀眾生如幻,然興大悲心度如幻眾生,而不畢竟墮於寂滅也。

雖行諸法不生不滅,而以相好莊嚴其身,是菩薩行。菩薩雖以證入無生法忍,然猶上求佛法下化眾生,修因致果,而以相好莊嚴其身。
此言菩薩雖證無上佛道,然猶往來生死普度群迷,無量劫來無有休息也。

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,而不捨佛法,是菩薩行。菩薩為度眾生,雖權現小乘身,而實不捨佛法,趣於無上菩提。

雖隨諸法究竟淨相,而隨所應為現其身,是菩薩行。諸法究竟淨相者,法身也。隨所應現身者,化身也。菩薩雖證法身,然以大悲為懷,化現世間。

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,而現種種清淨佛土,是菩薩行。雖已入常寂光土,而猶現清淨報土度化有緣,是菩薩行也。

雖得佛道轉於法輪,入於涅槃,而不捨於菩薩之道,是菩薩行。得佛道者,菩提樹下成正覺也。轉法輪者,說法度眾生也。入涅槃者,化緣既畢取滅也。
不捨菩薩道者,不捨度眾生也。例如世尊,菩提樹下成道,鹿野苑轉法輪,雙樹間取滅。雖然示現滅度,其化度十方無有休息。

 

************

下篇出現較多的專有名詞,正好做個複習。

 

原註解網址:

  http://ccbs.ntu.edu.tw/DBLM/resource/ebooks/seeland/suttra/032.htm

 

arrow
arrow

    HZ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